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D(U+2B740–U+2B81F)
簡介
「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D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D)」區塊位於U+2B740–U+2B81F範圍內,共佔據224個編碼空間,但實際上只編定了222個字符,由U+2B81E至U+2B81F間共兩個位置並沒有編排字符。
本區塊是第五個加進統一碼裏的認同了的表意文字區塊,也是第四個放到基本多文種平面外的表意文字區塊,作為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的增補區塊。本區塊最初在統一碼6.0.0版加入時,含有222個字符,至今再沒有新增過文字。文字按著部首和筆畫數順序排列,從U+2B740開始排列到U+2B81D為止,主要包括了人名和地名用字、科學用字和閩客方言用字。
本區塊的文字是是二零零五年提出的「急用漢字」,原本有二百二十三個,但後來大陸撤回原來占用U+2B779的字符,於是後面的字符便順序向前移動填補空位。
大陸提供了的主要都是人名用字,有一個地名用字,有幾個魚類用字和一個科學用字,是第一一零號元素「鐽」的簡化字「𫟼」;臺灣提供的全屬閩南話和客家話使用的方言字,而日本提供的均是人名和地名用字;統一碼技術委員會提供的是Adobe公司遞交的字,屬於Adobe-Japan1-5和Adobe-CNS1-5字型包含的異體字。
本區塊的字像其他表意文字區塊中的字般,都沒有專有名稱,只以編號稱呼為「CJK Ideograph Extension D-xxxxx」。
有關表意文字的詳細說明,請參考拙文「統一碼裏中日韓表意文字和相關字符淺說」的介紹。
0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0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|
2B74 | 𫝀 | 𫝁 | 𫝂 | 𫝃 | 𫝄 | 𫝅 | 𫝆 | 𫝇 | 𫝈 | 𫝉 | 𫝊 | 𫝋 | 𫝌 | 𫝍 | 𫝎 | 𫝏 |
2B75 | 𫝐 | 𫝑 | 𫝒 | 𫝓 | 𫝔 | 𫝕 | 𫝖 | 𫝗 | 𫝘 | 𫝙 | 𫝚 | 𫝛 | 𫝜 | 𫝝 | 𫝞 | 𫝟 |
2B76 | 𫝠 | 𫝡 | 𫝢 | 𫝣 | 𫝤 | 𫝥 | 𫝦 | 𫝧 | 𫝨 | 𫝩 | 𫝪 | 𫝫 | 𫝬 | 𫝭 | 𫝮 | 𫝯 |
2B77 | 𫝰 | 𫝱 | 𫝲 | 𫝳 | 𫝴 | 𫝵 | 𫝶 | 𫝷 | 𫝸 | 𫝹 | 𫝺 | 𫝻 | 𫝼 | 𫝽 | 𫝾 | 𫝿 |
2B78 | 𫞀 | 𫞁 | 𫞂 | 𫞃 | 𫞄 | 𫞅 | 𫞆 | 𫞇 | 𫞈 | 𫞉 | 𫞊 | 𫞋 | 𫞌 | 𫞍 | 𫞎 | 𫞏 |
2B79 | 𫞐 | 𫞑 | 𫞒 | 𫞓 | 𫞔 | 𫞕 | 𫞖 | 𫞗 | 𫞘 | 𫞙 | 𫞚 | 𫞛 | 𫞜 | 𫞝 | 𫞞 | 𫞟 |
2B7A | 𫞠 | 𫞡 | 𫞢 | 𫞣 | 𫞤 | 𫞥 | 𫞦 | 𫞧 | 𫞨 | 𫞩 | 𫞪 | 𫞫 | 𫞬 | 𫞭 | 𫞮 | 𫞯 |
2B7B | 𫞰 | 𫞱 | 𫞲 | 𫞳 | 𫞴 | 𫞵 | 𫞶 | 𫞷 | 𫞸 | 𫞹 | 𫞺 | 𫞻 | 𫞼 | 𫞽 | 𫞾 | 𫞿 |
2B7C | 𫟀 | 𫟁 | 𫟂 | 𫟃 | 𫟄 | 𫟅 | 𫟆 | 𫟇 | 𫟈 | 𫟉 | 𫟊 | 𫟋 | 𫟌 | 𫟍 | 𫟎 | 𫟏 |
2B7D | 𫟐 | 𫟑 | 𫟒 | 𫟓 | 𫟔 | 𫟕 | 𫟖 | 𫟗 | 𫟘 | 𫟙 | 𫟚 | 𫟛 | 𫟜 | 𫟝 | 𫟞 | 𫟟 |
2B7E | 𫟠 | 𫟡 | 𫟢 | 𫟣 | 𫟤 | 𫟥 | 𫟦 | 𫟧 | 𫟨 | 𫟩 | 𫟪 | 𫟫 | 𫟬 | 𫟭 | 𫟮 | 𫟯 |
2B7F | 𫟰 | 𫟱 | 𫟲 | 𫟳 | 𫟴 | 𫟵 | 𫟶 | 𫟷 | 𫟸 | 𫟹 | 𫟺 | 𫟻 | 𫟼 | 𫟽 | 𫟾 | 𫟿 |
2B80 | 𫠀 | 𫠁 | 𫠂 | 𫠃 | 𫠄 | 𫠅 | 𫠆 | 𫠇 | 𫠈 | 𫠉 | 𫠊 | 𫠋 | 𫠌 | 𫠍 | 𫠎 | 𫠏 |
2B81 | 𫠐 | 𫠑 | 𫠒 | 𫠓 | 𫠔 | 𫠕 | 𫠖 | 𫠗 | 𫠘 | 𫠙 | 𫠚 | 𫠛 | 𫠜 | 𫠝 |
字符說明
- 2B740–2B81D
- 第五個公佈的認同了的中日韓表意文字區塊,合共222個字符。